DB53∕T 1296-2024 桑蚕原蚕基地建设管理技术规程(云南省)
ID: |
34DBF52C989F48E4AD59B3E9D90083D0 |
文件大小(MB): |
0.84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140,CCS B47 □B53,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53/T 1296—2024,桑蚕原蚕基地建设管理技术规程,2024 - 08 - 14 发布2024- 14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3/T 1 296—2024,、/ —1—,刖 百,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鹏飞、董占鹏、朱红涛、杨海、罗顺高、范永慧、杨继芬、李继娅、刘敏、,白红英、李涛、陈海侄、李琼艳、刘建波、李红、吴克军、李刚、罗智明、黎永谋、欧秀华,I,DB53/T 1 296—2024,桑蚕原蚕基地建设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原蚕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桑园建设管理、蚕房建设管理、运行与保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原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027桑园用药技术规程,NY/T 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DB53/T 4641,DB53/T 4643,DB53/T 465.2,DB53/T 465.3,DB53/T 465.4,桑树,桑树,桑蚕,桑蚕,桑蚕,第1部分:品种选择,第3部分:栽培与管理,第2部分:一代杂交种催青技术规程,第3部分:小蚕共育技术规程,第4部分:大蚕饲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原蚕基地 parent s i I kworm rear i ng area,在相对集中的区域饲养原蚕、生产种茧的基地,4基本条件,41地理条件,光照和水源充足、交通状况良好,具备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灌系统,4.2生产条件,桑园和蚕户集中成片,养蚕设施设备齐全,劳动力充足,环境样本中桑蚕微粒子病原检出率45%,且5 km范围内无工矿污染,种植结构单一,未有成片种植烤烟和蔬菜,5桑园建设与管理,51桑园建设,1,DB53/T 1296—2024,5.1.1桑园规划,5.1.1.1按每批繁育1万张一代杂交种配置65 hm?桑园进行布局,51.1.2老桑园集中连片,5.1.1.3 新建桑园,对小蚕用桑、大蚕用桑和其它作物的种植区域进行规划,其中小蚕用桑应占总桑,园面积的5%.15%,5.1.1.4 建设完善的道路、沟渠等交通水利设施,51.2桑树品种选择,按DB53/T4641的要求搭配早、中、晚生桑树品种,5.2 低产老桑园改造,低产老桑园宜采用锯桩芽接或简蒙i,的规定。亦可采用挖除老桑树重新栽植桑木,5.3 桑树新植,桑树新植方法应符合DB53/T,嫁接方法应符合DB53/T 4643,54桑园管理,栽植模式,行N 671n2) 深度(m),密植桑园1.0, .呼\ 500 010~015,间作桑园,宽行1■.1“ r,窄行,1 200 010~015,________ 卜.3、060.0.卜0 j 尹』50r 『00 010~015,5.4.1,5.4.2,度,5.4.3,水肥、耕作和养护管理应符合,病虫害防控由蚕种繁育单位最,息登记网的登记信息,并符合NY/T1,病虫害防控优先采用农艺揩,F/T 1027 的规/,淄4^学药,立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剂的选用应具体查询中国农药信,6蚕房建设与管理,6.1 蚕房建设,611基本要求,蚕房建设包括功能属性不同的储桑室、小蚕共育室、大蚕饲育室、上族室和消毒防病设施5个部分,设施的内外壁用水泥砂浆和石灰浆粉刷、周边路面作硬化处埋,且排水通畅,61.2储桑室,6.1.2.1按一批饲育10 g蚁量原蚕配备储桑室面积3 Di?.10 m2o,6.1.22储桑室宜建成高度26 m.28 m的半地下室,或将养蚕室的底层改造为储桑室,2,DB53/T 1 296—2024,61.2.3储桑室底部和四周墙面做防水处理,建设或改造的储桑室应具备防热、保湿、不渗水和避光,等性能,且与小蚕共育室、大蚕饲育室和上族室隔离,6.1.3小蚕共育室,61.3.1宜选择养蚕户较集中的区域,但应避开大蚕饲育室和上族室较集中的地段,61.3.2按一批繁育1万张一代杂交种配置共育室2间.6间,每间10 in?.30 m2o,61.33南北朝向,并设宽1.5 m.2 m的前后走廊和南北各2 m2-4 n?的对流窗,窗户安装纱窗,6.1.3.4每间配置温度、湿度控制设施设备1套,61.4大蚕饲育室,61.41 地址选择,地址选择符合以下要求:,a),b),c),选择地势稍高、干燥,将生活用房、闲置房],在房前屋后、田间,61.42 建设要求,建设要求如下:,a),b),c),d),建设方向以座南,长度和宽度依据,设南北各2 m2~4,顶部设防漏和隔去,61.43 建设规模,大蚕饲育室的建设面积,面积150 m?.200 m)采用,61.5上族室,61.51可将大蚕饲育室的上,61.52或在下风处选择地势干:,61.53每间上族室南北面各设2,61.6消毒防病设施,m;,后幢建筑物;,采,45,作,匾或蚕台饲育10 g蚁量原蚕需,m2o,义座南偏西5°.15°为宜,具备……
……